杜荀鹤,晚唐著名诗人,却又是一个注定悲惨的诗人。
公元846年,杜荀鹤出生了。此时的大唐,早已褪去盛唐的华裳,安史之乱的伤疤在岁月里溃烂,山河破碎,风雨如晦,
再也不见李白仗剑天涯的豪迈,白居易笔下的市井欢歌,李贺诗中的瑰丽奇谲。
年幼的杜荀鹤,于残檐漏雨的旧宅中,捧着书卷,心中藏着整个星河。
他以笔为舟,在诗海遨游,试图冲破命运的枷锁。
可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,他无数次怀揣希望踏入长安考场,却总在放榜时,被现实泼下刺骨冷水,满腔抱负如风中残烛,一次次熄灭。
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、河南一带时,杜荀鹤不得不回到家乡九华山过清苦的隐居生活,下面这首《溪兴》便是归隐后即兴所作。
《溪兴》
展开剩余67%杜荀鹤〔唐代〕
山雨溪风卷钓丝,瓦瓯篷底独斟时。
醉来睡着无人唤,流到前溪也不知。
这首诗的大意是:
垂钓时突然雨大风急,只能卷起钓丝,走进船舱,拿出盛酒的陶罐,对着风雨自斟自饮。
喝醉了,睡着了,任小船在溪水中漂流。待到酒醒,才发觉船儿已经顺着山溪漂流到了前溪中。
诗题为“溪兴”,意思是诗人在一条小溪边游玩时,一时兴起而咏出的一首诗。
此诗描写了一幅溪上垂钓、酣饮、醉眠的闲适画面,借以表达诗人随遇而安、独乐其乐的隐逸之乐,同时也透露出几分孤寂与无奈。
首句描绘了垂钓时突然遭遇山雨溪风的情景。风雨交加,迫使诗人卷起钓丝,结束垂钓。这里的“卷钓丝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直接回应,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与顺应。
次句转而写诗人躲进船篷,拿出瓦罐(瓦瓯)自斟自饮。瓦瓯作为简陋的酒器,暗示了诗人晚年隐居生活的清苦与简朴。在风雨中独酌,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、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。
三句写诗人饮酒至醉,倒下而睡。在这僻静的溪上,无人唤醒他,更显得他的孤寂与自由。这种醉眠的状态,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暂时逃避,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。
末句写诗人醒来时,发现船儿已顺流漂到前溪。他对此一无所知,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、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。这种在醉眠中任船漂流的状态,正是诗人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诗中的诗人好像是一位悠然自得的隐士,也许因为生活需要钓些鱼改善生活,但他却能不急不忙、把酒临风、坦然醉去,何其从容、放达?真有任凭风吹雨打,我自泰然入梦的情怀!
这一切都是那么闲适,顺其自然,诗人所用的语言也是那么简单天然,表现出一种悠然的趣味。
然而在这悠闲生活的背后,似乎也隐藏着时代的阴影。“山雨溪风”,景色凄清,“篷底独斟”,给人一种孤独感,而“醉来睡着无人唤”,则有点像被社会抛弃的人了。细细品来这悠闲之中不免透着几分寂寞!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发布于:河北省众和配资-众和配资官网-公司配资炒股-配资炒股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