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每一份病理申请单,都是临床医生向病理医生发出的‘会诊邀请’。而我们的病理医生,被同行誉为掌握疾病诊疗‘金标准’的‘生命判官’。” 在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病理科的显微镜前,科室主任张冲博士正专注地观察着一份肾组织切片。
\n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病理科始建于1966年,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,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,涪陵区病理质控中心及涪陵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病理诊断中心。2024年科室实现关键突破:以肾穿刺病理诊断为发力点,成为渝东地区唯一能独立完成“光镜 + 免疫荧光肾脏活检病理诊断”的科室。
\n从 “不敢碰”到“领头羊”,攻克肾病诊断难关
\n肾穿刺病理诊断,因技术复杂、专业人才稀缺,曾让全国超90%的病理科望而却步。“传统病理诊断主要聚焦良恶性判断,而肾病种类繁杂,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,需要结合临床表现、光镜观察、荧光染色甚至电镜检测等,进行‘多兵种协同作战’才能确诊。” 张冲博士坦言。此前,重庆仅2家医院能开展此项业务。
\n转机出现在2024年3月。在该院肾内科主任黄云剑的建议下,病理科启动了以“免疫荧光检测在肾脏穿刺活检中的应用”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,并组建了肾脏病理亚专科团队。
\n这支团队凭借精湛技术和先进设备,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揪出疾病“元凶”,为临床精准调整治疗方案、判断患者预后提供关键支撑。
\n一纸病理报告,照亮少年康复之路
\n2024年6月,17岁的小宇(化名)因“过敏性紫癜、紫癜性肾炎”的难题,辗转来到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肾内科。
\n“全身大面积皮肤紫癜(下肢密集出血性皮疹),持续性大量蛋白尿(>3.5g/24h)、镜下血尿(尿红细胞>100/HPF),肾功能异常……” 黄云剑主任抓住这些关键指征,果断建议小宇进行肾穿刺活检,再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。
\n病理科收到样本后,张冲博士带领团队立刻投入“战斗”:荧光显微镜下,“IgA 肾小球系膜区团块状沉积” 这一紫癜性肾炎的特殊表现清晰显现;电镜则捕捉到关键的“系膜区高密度电子致密物沉积”。结合临床表现及常规病理检查结果,谜底终被揭开 ——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Ⅲa 级。
\n这份精准的病理报告,如同为治疗点亮了“导航灯”。肾内科据此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,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动态调整。最终,小宇成功康复出院,回归正常生活。
\n“过去用药有点像‘盲人摸象’,现在病理报告就是精准治疗的‘指南针’。”张冲博士介绍,这一年多来科室已完成150余例肾穿病理诊断,诊断符合率高达98%。
\n人才+技术,“双引擎”驱动未来发展
\n这份硬核力量的背后,是一支由11名诊断医师和12名技术人员组成的精锐团队,硕博占比超80%。科室骨干成员曾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华西医院等顶尖机构进修,积累了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精湛技术。
\n如今,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病理科正逐步承担起全区的病理诊断重任,并计划联合肾内科,打造渝东地区首家肾脏病理诊断中心,惠及更多肾病患者。
\n“我们正在建设和完善分子病理平台,未来将开展肿瘤基因和病原微生物二代测序等尖端技术。”张冲博士谈道,团队的使命,远不止于对疾病的精准诊断,为患者守护生命全周期健康才是“星辰大海”。(资讯)
\n(文/李灵)
众和配资-众和配资官网-公司配资炒股-配资炒股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